養(yǎng)老院里的 “吸管溫暖”:一根可降解吸管如何點亮老人生活
2024 年重陽節(jié),杭州某養(yǎng)老院收到了份特殊禮物 ——5000 支可降解吸管,上面印著 “爺爺奶奶專門”。這是廣東眾塑聯合志愿者送來的,因為聽說很多老人喝流食時,塑料吸管容易戳傷嘴,而可降解吸管更柔軟。
軟一點的 “關懷”
82 歲的張奶奶患有糖尿病,每天要喝兩次蔬果汁。“以前用塑料吸管,不小心就戳到牙齦,現在這個軟一點,好多了。” 志愿者發(fā)現,可降解吸管的硬度比塑料的低 20%,更適合老人使用。“我們特意選了大口徑的,方便喝濃稠的米糊。”
養(yǎng)老院的護士站還多了個 “吸管小貼士”:“可降解吸管遇熱不會釋放有害物質,爺爺奶奶可以放心用。” 有位爺爺看了后,特意讓兒子買了帶回家:“給小孫子也用這種,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
吸管上的 “暖心話”
廣東眾塑為養(yǎng)老院定制的吸管上,印著不同的暖心話:“如今也要開心哦”“多喝熱水身體好”。“有位奶奶把吸管攢起來,說要編成手鏈。” 志愿者說。更意外的是,老人們開始用吸管 “講故事”:“這個吸管是玉米做的,奶奶小時候也種過玉米。”
每周的手工課上,老師會教老人用可降解吸管做裝飾品:“剪成小段,拼貼成畫,反正會分解,不怕浪費。” 有幅用吸管拼的 “向日葵” 掛在養(yǎng)老院走廊,旁邊寫著:“每根吸管,都像太陽一樣溫暖。”
從關懷到傳承的 “銀發(fā)環(huán)保”
養(yǎng)老院的社工發(fā)現,老人們用了可降解吸管后,反而更關注環(huán)保了。“有位退休教師每天記錄吸管分解進度,還寫成了日記。” 現在,養(yǎng)老院定期組織 “環(huán)保分享會”,老人給孩子們講:“你們現在用的吸管,比我們小時候的塑料好太多了。”
廣東眾塑的團隊聽說后,又送來了可降解的編織線:“爺爺奶奶可以用這個編籃子,用完埋進土里,會長出小草。” 也許對老人來說,一根可降解吸管不僅是實用工具,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 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年輕人:環(huán)保,是一輩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