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舞蹈是以人的身體動作來抒情和表現的,所以它非常重視造型,但這種造型又是動態和靜態、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并且只存在于表演過程之中,轉瞬即逝。比起雕塑,舞蹈主要是在運動中造型;比起音樂,舞蹈更能表現主體審美情感的外在形態。再次,構成舞蹈形式的動作、姿態等,雖然源自于對現實對象的模仿,但在舞蹈表演中,它們已被抽象、概括,不再是生活中自然形態的東西,而成為相對穩定且單獨地表現人的思想情感的舞蹈語言,具有特定的審美價值。例如,中國傳統戲曲中的蘭花手姿,起初或許是來源于紡紗、繡花時的手勢動作,但經過藝術家的改造,它們卻具有了“含苞”、“垂絲”、“吐蕊”等意味。情感主宰著藝術活動的整個過程,貫串在藝術創作的整個心理過程之中。西方當代藝術
數百年來,在對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影響上,藝術發揮的作用大于其他一切。它揭示了當今世界和未來世界之真理,它包羅了整個人類歷史,告訴我們比自己更加聰明的人們在想些什么,它講述人人都想聽的故事,并永遠固定了人類進化過程中多次關鍵性時刻。藝術品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它沉淀了時代文明和人類智慧,裹挾著大量的信息,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生活。真實自有萬鈞力,但同時,藝術也有歷史和真實達到不了的地方,就是美。古希臘,美與形式和諧有關,畢達哥拉斯將美與數字聯系在一起,黑格爾又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藝術的意義大概就是給了我們的精神一個現實之外的烏托邦,這里有愛還有美。江蘇現當代藝術價格在當代藝術的定義中,當代藝術的定義不再是固定在當代社會的開始。
雕塑可以看作是世界上各種事物的縮影,同時也記錄著各種形態的事或者物,而在這個雕塑世界里,也有著不同的流派。20世紀是一個思想開闊、色彩繽紛的時代,各種思潮與流派不斷產生并流行,并波及整個世界,現代雕塑便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出現了如表現派、立體派、未來派、超現實主義、流行主義、抽象構成和照象寫實等流派,不同的流派開始一輪又一輪的較量,但無論這些流派的形式和主張有何不同,它們都是決裂于傳統藝術的新形式。
現實主義就是以事物的存在狀態為基本視點,來觀察和分析事物的運動與發展變化的規律;浪漫主義就是以事物的聯系狀態為基本視點,來分析觀察和事物的運動與發展變化規律。這兩者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前者重視現實狀態,后者重視聯系狀態。現實主義通常著眼于事物的具體性和特殊性,只能認識具體的、個別的事物,不能認識抽象的、普遍的事物。浪漫主義通常著眼于事物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并對事物進行抽象和歸納處理,各種浪漫主義藝術形象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隨意性,它撇開現實生活的具體形式、具體內容,而不受具體邏輯條件的約束,把一些粗俗的、低級的東西忽略掉,揭示人類心靈深處較深刻和較富暗示性的東西,使藝術創作變成一種創造性的冒險歷程。所謂審美特性,是指藝術作品所具有的美學品質和審美價值。
修養藝術意識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首先,藝術意識與形象思維有密切關系,而形象思維在人的身心整體修養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形象思維具有比較強的整體性質,對人的精氣神的影響比較明顯。藝術型的人往往善于運用形象思維調動人體的內在能量,來實現某一人體的整體功能。其次,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與人的身心整體的內在和諧、內在愉悅和幸福享受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荀子·致仕》有“美意延年”之說。不僅如此,對藝術美體會較多者,往往易于體會休養身心過程中的內在變化和愉悅心情。中國的雕塑藝術:是多種多樣的,因而發展的規律,也有起伏的不同。西安彩陶當代藝術報價
當代藝術指80年代之后的世界大面積人口群體的意識形態化覺醒后所發生的藝術生態中具**性的藝術。西方當代藝術
建筑是一種具有象征性的視覺藝術,它“一般只能用外在環境中的東西去暗示移植到它里面去的意義”,“創造出一種外在形狀只能以象征方式去暗示意義的作品”。建筑充分體現了功用和審美、技術與藝術的有機結合。盡管各種建筑的形式、用途各不相同,但它們總體上都體現了古羅馬建筑學家維特魯威(Vitruvius)所強調的“實用、堅固、美觀”的原則,總是力圖展現各種基本自然力的形式、人類的精神與智慧。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談到大教堂時,就曾經指出:“這是一種時間體系。每一個時間的波浪都增加它的砂層,每一代人都堆積這些沉淀在這個建筑物上。”面對各式各樣的建筑,人們不只能夠欣賞它的造型之美,而且可以從中認識和感受歷史的風貌、時代的變遷、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創造。古希臘建筑的莊嚴與優美,哥特式建筑的挺拔高聳,洛可可建筑的華麗風格,現代建筑光滑平薄的立面,后現代建筑充滿隱喻的變形、分裂、夸張的裝飾,都相當準確地反映了各個歷史階段的時代文化精神面貌,反映出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審美趣味。西方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