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作為一種新興的水產養殖模式,通過科學管理,創造適合養殖生物的生活環境,從而擺脫氣候、土地、水等外界條件的限制;而水產養殖池是養殖生物整個生命周期的生長空間,也是循環水養殖系統的關鍵基礎設施。這里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水產養殖池。養殖池根據其形狀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圓形池、矩形池、八角池、圓弧池……什么樣的池子才是工廠化水產養殖的理想“戶型”?這里我們就需要考慮一下,作為高密度的循環水養殖,養殖池的兩大關鍵要素是什么?1.空間利用較大化;2.養殖池的集污效果。工廠化養殖模式有助于提高漁業產業鏈的附加值。重慶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流程
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生長速度慢,首先,鑒于蝦的進食速度慢且循環水處理系統效率高,在投喂時可關閉循環水系統和曝氣系統以減少對蝦苗的影響,并防止在蝦苗未進食前餌料就被打碎排走。其次,控制好投喂量。循環水系統下養殖密度高,在不影響水質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投喂量,以免搶食和吃死蝦的情況發生;再次,轉料問題。為提高飼料適口性,前兩天投喂較好用苗場飼料,兩天后摻雜自己的飼料進行轉料,以保證總體狀態與苗場狀態的相似;較后,水體指標是否異常。定期檢查水體水質指標并做出調整。應特別關注水中鈣鎂鉀含量,防止出現脫殼困難等問題。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優勢在于養殖中后期生化池優勢菌種建立后會抑制常見有害菌的滋生,且通過紫外線和臭氧的殺菌作用,也可降低養殖過程中的發病率。但是,如果苗期就攜帶病毒,建議各個單元進行消毒排除,不然后期密度升高一旦發病很難控制。微生物工廠化水產養殖產值養殖技術研發與創新,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關鍵。
放苗:苗種選擇,選擇體質健壯,體色健康,逆水能力強,無病無傷且經過檢疫合格后的優良苗種,較好購自省級以上的良種場。試養1至2天后死亡率應不大于5%。檢測蝦苗的活力時一般取150尾左右蝦苗放入亮色水盆中,當手伸入水中或用手輕輕攪動水體時,健康好苗會立刻應激逃避和逆水游動,反之為弱苗。根據運輸時間長短選擇不同的蝦苗。一般運輸時間長的選擇體長0.8cm以下的蝦苗,以減少長途運輸中造成的碰撞損傷,提高存活率。運輸時間短的可選擇體長0.8~1.2cm的大苗,縮短養殖周期。
經過前期現場勘察,本項目充分考慮了各個系統的信息共享需求,秉承系統單獨分控、總體集成、有機協同的思路,構建了養殖池調溫處理系統、養殖池調水調氣調鹽度處理系統、氣力自動投餌系統、配水池監測及本地氣象系統以及1個中間智能控制管理平臺。其中,養殖池調溫系統通過高精度溫度傳感器和 調節閥門 ,保持養殖水體預先設定的溫度值,并對水體溫度進行實時監控;養殖池調水調氣調鹽度處理系統則通過部署在車間內的液位傳感器、鹽度傳感器、調節閥門等進行補水排水活動,實現池內的氣推水循環和鹽度控制,保證養殖車間的對蝦健康生長;氣力自動投餌系統能夠設定均勻間隔投喂、分餐均勻投喂、分餐定時投喂,并上傳投喂數據,實現集中管控;配水池監測及本地氣象系統通過前端布放的各類傳感設備及時回傳監測數據和氣象信息,可以及時預警并為用戶提供決策參考。工廠化養殖可實現全年生產,保證了市場供應的穩定性。
掉苗,蝦苗質量沒問題,但是死亡率高有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首先,水質變化過快,蝦苗不適應。說明調出來的水和苗場的水有一定差異,其中包含鹽度、總硬度、總堿度、pH、礦物質等,建議苗場出具水質監測指標作為參考。或采取空池放苗,滴流補水的方式達到蝦苗適應水質的目的;其次,操作速度過快。來苗入池后較好穩定兩天,讓其適應環境后再進行淡化或轉料操作,建議放苗后前兩天投喂苗場相同飼料,兩天后再進行轉料。如果死亡率超過10%,且每天都有掉苗的情況,極有可能是蝦苗應激或中毒,其原因有水質與苗場差異過大、調水材料受到工業污染、設備頭一次運轉沒有沖洗干凈等。工廠化養殖要關注養殖品種的改良,提高產品質量。重慶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流程
工廠化養殖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力支撐。重慶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流程
水產養殖車間可視化系統,渤海水產對蝦聯合育種平臺車間自動控制系統是一套集成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綜合管控平臺。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推動渤海水產對蝦品種的“育繁推”一體化產業體系建設,增強企業水產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有效帶動區域對蝦養殖行業轉型升級。下一步,公司將全力做好項目收尾階段的工作,確保養殖車間各項設備正常穩定運行、數據傳輸安全可靠,為打造具有引導性、示范性的國家對蝦聯合育種平臺貢獻數智力量。重慶專業工廠化水產養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