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HL/ZSHT系列三通切斷球閥“L”型結構采用二片式球閥結構,“T”型結構采用整體式結構,球芯采用全通徑,額定流量系數大。L型球心能實現兩條相互正交的通道實現切換,T型球心能室三條通道相互連通或切斷,起合流、分流作用。球芯表面采用特殊工藝進行硬化處理,使其表面光滑耐磨,軟密封閥座材料為聚四氟乙烯,硬密封閥座材料為不銹鋼噴焊硬質合金。執行機構選用高性能雙活塞齒輪齒條結構或撥叉式結構,傳動效率高。該系列產品公稱通徑范圍DN15~300mm(1/2”~12”),公稱壓力等級PN1.6~4.0MPa(150lb~300lb)。球閥的溫度范圍從-196℃到600℃。江蘇球閥
根據結構和功能,工業球閥主要分為浮動球閥、固定球閥、V型調節球閥和三通球閥。浮動球閥依靠介質壓力推動球體壓緊閥座,適用于中小口徑(DN≤200)和低壓系統(PN≤40),常見于市政供水或低壓蒸汽管網;固定球閥通過上下支撐軸分散介質推力,適用于高壓(PN100~PN420)和大口徑管道(DN≥300),如天然氣長輸管線或煉廠反應裝置;V型球閥的切口設計可實現精確流量調節,適用于漿料或高粘度介質;三通球閥(L型/T型)用于分流或合流控制,如化工多路反應系統。選型時需綜合考慮壓力等級、介質特性、溫度范圍及操作頻率。江蘇球閥波紋管密封球閥完全消除閥桿泄漏風險。
球閥是一種廣泛應用于現代工業的流體控制裝置,其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早的球閥設計靈感來源于旋塞閥,但由于加工精度和材料限制,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真正實現工業化應用。隨著材料科學和制造技術的進步,球閥逐漸成為石油、化工、電力、水處理等行業的**組件之一。其發展歷程經歷了從手動操作到自動化控制的演變,如今已涵蓋*、氣動、液動等多種驅動方式。球閥的普及得益于其結構簡單、密封性好、操作便捷等優勢,尤其是在高壓、高溫和腐蝕性介質環境中的***表現,使其成為工業管道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
固定球閥(Trunnion Mounted Ball Valve)通過上下兩根支撐軸(Trunnion)將球體固定在閥體內,閥座由彈簧預緊力實現初始密封,介質壓力進一步增強密封效果。其**優勢在于:支撐軸分散了介質對球體的側向推力,使操作扭矩降低50%以上,適用于DN200以上、PN100~PN420高壓大口徑管道,如天然氣長輸管線。根據API 6D標準,Class 600及以上閥門必須采用固定式結構。全通徑球閥(Full Bore)的球體通孔直徑等于管道內徑(如DN100閥門的通孔為100mm),流阻系數(Kv值)接近1,壓損可忽略不計,適用于清管器通過或高流量需求場景(如原油輸送);縮徑球閥(Reduced Bore)的通孔直徑縮小至管道內徑的70%~90%,結構更緊湊且成本降低30%,但流阻增加約1.5倍,適合空間受限的低壓系統(如建筑給排水)。選型時需根據ISO 5208標準校核Cv值是否滿足工藝要求。金屬硬密封球閥可承受600℃以上的高溫。
工業球閥是一種通過旋轉球體來控制流體通斷的閥門裝置,主要由閥體、球體、閥座、閥桿和密封組件構成。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旋轉帶有通孔的球體90度來實現流體的開啟或關閉。這類閥門因其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密封性能優異等特點,在石油化工、電力、冶金、制藥等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根據結構形式可分為浮動球閥和固定球閥兩大類,其中浮動球閥適用于中小口徑管道,而固定球閥則更適合高壓大口徑工況。工業球閥的典型結構包括閥體、球體、閥座、閥桿和密封系統。閥體多采用鑄造或鍛造工藝制造,常見材質有碳鋼、不銹鋼和特種合金。球體通常為空心結構,表面經過精密加工以確保密封性能。閥座材料根據工況可選擇PTFE、金屬或復合材料。密封系統采用多層次設計,包括主密封和輔助密封,確保在高壓、高溫等苛刻條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這種結構設計使工業球閥具有流阻小、密封可靠、使用壽命長等***優勢。氣動球閥的響應速度通常在3-5秒內。江蘇球閥
排污閥用于排出閥腔內的沉積物。江蘇球閥
LNG(-162℃)或液氫(-253℃)儲運系統中,固定球閥需解決低溫脆性、熱收縮差異及密封失效問題:閥體材料:ASTMA352LC3低溫碳鋼(-101℃沖擊功≥27J)或奧氏體不銹鋼(SS316L);球體處理:深冷工藝(-196℃×8h)穩定金相組織,減少低溫形變;密封系統:主密封采用金屬對金屬硬密封(表面粗糙度Ra≤0.4μm),次密封填充玻璃纖維增強PTFE(耐溫-200℃~+200℃);測試驗證:依據BS6364標準進行-196℃低溫循環測試,啟閉扭矩波動范圍≤±15%。例如,北極YamalLNG項目采用的Class600固定球閥,在-196℃下經2000次啟閉后,泄漏率仍低于1×10m/s。江蘇球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