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醫療污水處理技術要求:1、全過程控制:對污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2、減量化:嚴格內部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在污水和污物發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內生活污水病區污水分別收集,即源頭控制、清污分流。??嚴禁將的污水和污物隨意棄置排入下水道。3、就地處理:為防止污水輸送過程中的污染與危害,在必須就地處理。4、分類指導:根據性質、規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區差異對污水處理進行分類指導。5、達標與風險控制相結合:考慮綜合性和傳染病污水達標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時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從工藝技術、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6、生態安全: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減少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產生和控制出水中過高余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實驗室的需求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各類實驗室建設數量不斷增加。從實驗室的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生物制藥、疾控、環監、產品質檢、藥品檢驗、血站、畜牧、、企業等行業,實驗室廢水排放量不大,其污染易于被忽視。
采用的是A/O法生物處理工藝,A是缺氧生物處理,兼氧微生物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能將污水中的NO2-N、NO3-N轉化成N2達到脫氮的目的,從而消除了氮的富營養化污染,同時又去除了部分有機物。O是好氧生物處理,是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完成的情況下,使硝化作用能順利進生,在O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和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自養型細菌(硝化菌)能將污水中NH3-N轉化為NO2-N、NO3-N。O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A,為A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硝化作用終消除氮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