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鈦材換熱器工作時,如何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
發布時間:2025-08-01 10:02:44??來源:石家莊鼎威化工裝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在鈦材換熱器工作時,保證操作人員安全就像給設備加“安全鎖”,既要防住高溫高壓、腐蝕泄漏這些“明槍”,也要躲開操作失誤、防護不足這些“暗箭”。以下是具體的安全措施,用大白話講清楚:
一、設備本身要“硬核”:從源頭堵漏洞
-
材料選對,抗腐蝕不“掉鏈子”
鈦材本身耐腐蝕性強,但換熱器接觸的介質可能含氯離子、強酸等“狠角色”。選材時要確認鈦材等級(如TA1、TA2),確保能扛住工作環境的腐蝕。比如,海水冷卻的換熱器*用工業純鈦(TA2),避免用普通鈦被點蝕穿孔。
-
結構穩當,別讓壓力“爆雷”
換熱器設計要符合壓力容器標準,焊縫、法蘭、密封件*嚴絲合縫。比如,高壓側的法蘭要用金屬纏繞墊片,避免用普通橡膠墊被壓潰泄漏。定期做壓力測試,確保設備能扛住*大工作壓力的1.5倍。
-
安裝規范,別給隱患留“后門”
安裝時管道要平直,避免應力集中導致焊縫開裂。比如,換熱器與管道連接要用膨脹節補償熱脹冷縮,防止管道拉裂設備。支架要固定牢,防止設備振動移位。
二、操作要“講規矩”:按流程不“瞎搞”
-
啟動前“三查兩問”
-
查壓力表、溫度計:確認顯示正常,避免超壓超溫。
-
查閥門狀態:進出口閥門、排空閥、放凈閥是否在正確位置(比如啟動前要關閉排空閥,打開進口閥)。
-
查泄漏:用肥皂水涂在法蘭、焊縫處,看是否有氣泡(有氣泡說明漏氣,*停機處理)。
-
問工藝參數:確認介質溫度、壓力是否在設備允許范圍內(比如鈦材換熱器*高使用溫度一般不超過300℃)。
-
問應急措施:知道*近的消防栓、應急閥門位置,以及泄漏時如何切斷電源、關閉介質。
-
運行中“盯緊數據”
-
每隔2小時記錄一次壓力、溫度、流量,發現異常(如壓力突然下降、溫度飆升)立即停機檢查。
-
聽設備聲音:正常是均勻的嗡嗡聲,如果有刺耳的摩擦聲或敲擊聲,可能是內部零件松動或結垢,需停機清理。
-
停機后“斷水斷電”
-
先關閉進口閥,再關閉出口閥,防止介質倒流沖擊設備。
-
如果是蒸汽換熱器,停機后要打開排空閥泄壓,避免設備內殘留蒸汽冷凝后形成負壓吸癟殼體。
-
切斷電源,掛上“禁止合閘”警示牌,防止誤啟動。
三、防護要“全副武裝”:別讓身體“裸奔”
-
個人防護“三件套”
-
防燙手套:處理高溫管道或閥門時*戴,避免燙傷。
-
防毒面具:如果介質有毒(如含氯氣體),進入設備前要戴防毒面具,防止吸入中毒。
-
安全鞋:防砸、防滑,避免被重物砸傷或滑倒。
-
作業區域“劃紅線”
-
在換熱器周圍1米內劃出“危險區”,非操作人員禁止進入。
-
地面鋪防滑墊,防止油污或水漬導致滑倒。
-
安裝防護欄,防止人員靠近高溫管道或旋轉部件(如泵的聯軸器)。
-
應急設備“隨手可得”
-
在換熱器旁配備滅火器(干粉或二氧化碳型)、消防沙箱,應對介質泄漏引發的火災。
-
放置急救箱,內含燙傷膏、消毒棉球、繃帶等,方便*時間處理小傷口。
四、培訓要“常學常新”:別讓技能“生銹”
-
新員工“過三關”
-
理論關:學設備結構、工藝流程、安全操作規程。
-
實操關:在師傅指導下進行啟動、停機、泄漏處理等操作。
-
考核關:通過筆試和實操考試后才能獨立上崗。
-
老員工“回爐再造”
-
每年組織安全復訓,更新應急處理知識(比如新國標對壓力容器的新要求)。
-
模擬泄漏、火災等事故演練,讓員工熟悉應急流程(比如30秒內關閉*近閥門)。
-
案例警示“敲警鐘”
-
定期分享行業事故案例(如某廠換熱器泄漏導致1人燙傷),分析原因(如未定期檢查焊縫),讓員工引以為戒。
五、維護要“未雨綢繆”:別等“病入膏肓”再修
-
日常“體檢”
-
每天檢查壓力表、溫度計是否準確,發現偏差及時校準。
-
檢查法蘭連接處是否松動,用扳手緊固螺栓(但別過度用力,避免擰斷)。
-
定期“大保健”
-
每半年清洗換熱器內部,去除水垢或雜質(鈦材可用稀鹽酸清洗,但濃度不超過5%,時間不超過2小時)。
-
每年做一次壓力試驗,確保設備能承受1.25倍設計壓力。
-
更換老化密封件(如O型圈),避免泄漏。
-
故障“早發現早治療”
-
如果發現換熱效率下降(比如出口溫度比平時低5℃以上),可能是內部結垢或堵塞,需停機清理。
-
如果聽到設備內有異常振動或噪音,可能是零件松動或磨損,需拆解檢查。
總結:鈦材換熱器安全操作就像開車——設備是“車”,操作是“駕駛技術”,防護是“安全帶”,培訓是“考駕照”,維護是“保養”。只有這五點都做到位,才能讓操作人員“平平安安上班來,高高興興回家去”。